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心草事件刷屏一周后,这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……

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 2022-11-03

孩子人前人后为什么是两个样子?

作者 | 芒来小姐

三点一弯钩主笔团


01 孩子有两副面孔怎么办?


后台收到一封咨询邮件:


小弯钩你好,我孩子刚上初中,是个文静乖巧的女孩,最近我发现她变了个人。


要不是那天看见了她的微信聊天页面,我根本不知道,13岁的女儿竟然在社交软件上骂人,而且骂得很难听。


我不知道是谁教给她的,从小我就教她当一个淑女,女儿在我面前从来都是文文静静的,看见街上女孩抽烟说脏话,也会跟我一起鄙视她们。


我很担心女儿,怀疑她交了坏朋友,我应该怎么跟她说,她才会心甘情愿的变回去?


这位妈妈的来信,让我想起了一周前刷屏全网的李心草事件。


在李心草妈妈眼里,女儿也是一个乖巧、开朗的女孩,两人像姐妹一样无话不谈,沟通恋爱问题一点都不尴尬。


截图来自李心草妈妈微博


可是私底下,李心草也会和闺蜜一起去酒吧,会在深夜喝醉酒,会和男孩互动,李心草的妈妈打死都不信。


我相信李心草是一个上进的好孩子,但就像有光就有影子。


孩子并不只有乖巧懂事的一张面孔,他们选择性地把叛逆的一面藏在身后。


上个月,两个女孩在涠洲岛失联,其中一名女孩何红宇留下遗书:


图片为何红宇遗书,来自微博


“妈妈,你收到信时可能发现我已经失踪了,其实我从十岁时就一直对死亡充满憧憬。


那天晚上你讲你抗癌,后来打电话说我出事爸爸会怪你,我不想去处理这些复杂的情绪了。


“最后对不起了妈妈,生了我这么个怪物会让你很难过的,但我确实不适合活在这世上。


尽管何红宇的家人确定,遗书的字迹就是何红宇本人的,但他们打死也不信,何红宇会有自杀的想法。


在父母眼里,何红宇是一个热爱生活、乐观积极的好孩子。


另一名失联女孩龙其乐,也是父母眼里乖巧文静的女孩,可是监控视频里,她在人群中熟练的抽着烟,眼神冷漠,蹲在外面哭。



观察这些孩子,我们发现,她们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点:


面对孩子,家长们总会有意无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:只要你听话、乖巧、懂事,按我所愿的长大,我就会格外爱你。


孩子渴望被父母爱,他们接收到父母的信息,产生反馈:


“父母对我的爱是有选择性的,他们不要我“坏”的一面,只要我“好”的一面,我必须在父母面前当个好孩子。


于是那些与文静、乖巧、乐观相反的“浮躁”、“叛逆”、“消极”,都成了父母不要的垃圾。


为了讨父母欢心,孩子不得不把这部分情绪压抑起来,拿出“另一幅面孔”面对父母。


而家长们盲目地相信:自己的孩子是乐观、积极的好孩子。



她们乖巧懂事,单纯乐观,仿佛就像一个小天使,从来就没有坏情绪,从不进出酒吧KTV,心里仅有一点点小秘密都会说给家长听。


殊不知,那些不为人知的坏情绪,早已在内心深处,腐化生根,生出叛逆、逃避、放纵的种子。


02 趋避冲突,激发出孩子内心恶魔 


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“趋避冲突”


当人们害怕某样东西,又忍不住靠近某样东西,最终被恐惧“吞没”。


趋避冲突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感,但每个人都有:


我们想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,又害怕工作太累伤害身体;


我们想要嫁给高富帅过上富有日子,又怕高富帅花心劈腿辜负自己;


我们想要孝敬老人每天照顾父母,又怕和父母同住会引发婚姻冲突。


趋利冲突源于人类自我的多面性。就像人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,趋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。


在面对趋利冲突时,所有人的反应都是趋利弊害。


然而,孩子的是非观尚未定型,相比抽烟、喝酒对身体的损害,她们更担心让父母失望。


“两害取其轻”,她们更害怕因为不符合父母的期待,失去父母的爱。


于是行为上,这些孩子“多极分化”:父母长辈面前一个样,同龄人面前一个样,自己独处时又是一个样。



怎样的孩子更容易具有“多副面孔”?


内心强烈渴望父母关注的孩子。


他们或许长期见不到父母,或许父母严厉苛刻,又或许父母总是吵架。


他们有充足的理由,压抑自己身上“坏”的部分,只给父母看“好”的部分,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得到父母的爱。


父母关注孩子的“好”,给予奖励和认同,孩子自然开心,可时间长了,孩子会困惑:


“为什么我心里有那么多“坏”的想法?我到底是不是个好孩子?



久而久之,孩子内心会产生冲突:我想当个好孩子,但心里那个坏孩子时不时跳出来:


我好害怕,我好恐惧……


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。


03 好孩子VS坏孩子,谁胜谁负?


半年前,北大学霸吴谢宇杀死亲生母亲,逃亡的时间里,他冒用母亲的名义借了一百多万,与妓女同居,在酒吧当男模,调戏服务员。


和过去孝顺、自律、理智、和善的形象截然不同,弑母之后的吴谢宇,简直彻底变了个人,冷酷、贪婪、好色、放纵。


截图来自极昼工作室,讲述人为吴爸爸同学


曾经亲戚朋友眼里的“好孩子”吴谢宇,怎么突然变得这么“坏”?


每个人都想知道原因,可比原因更重要的是,吴谢宇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。


吴谢宇的心理发展处在“非黑即白”阶段,在他心里:坏东西,要么割掉,要么吃掉,没有兼容一说。



于是面对趋避冲突,吴谢宇这类孩子,会作出两种选择:


一种是割除“坏”的部分,当一个绝对的好孩子,极度厌恶同龄人里的坏孩子,只和好孩子为伍。


这些孩子会优秀的长大,但由于“坏”的自我被割裂,成年以后,他们人际关系、亲密关系往往会出现极大问题,比如言行“低情商”。


另一种是吃掉“坏”的部分,认可自己的“小恶魔”属性,极度鄙视同龄人里的“好孩子”,憧憬坏孩子。


这些孩子把天使面孔对着父母,恶魔面孔对着自己,但父母只要细心留意,就会发现孩子内心的小恶魔已经呼之欲出。



父母眼中“两幅面孔”的孩子,实际上就是在趋避冲突中,被恐惧打败的孩子:他们吃掉了“坏”的自我,认可内心“坏”的部分,相比“好孩子”,这或许更加不妙。


因为人性最大的趋避冲突,就是渴望活着、避免死亡的冲突,这缘于人的“求生”本能和“求死”本能。


我们之所以能活到现在,就是因为在“生死”的趋避冲突中,求生的意志战胜了死亡的恐惧感。


孩子认可自己的小恶魔属性,这意味着,比起求生本能,他们更认可求死本能,这驱使他们做出各种异常举动:自虐自残、酗酒跳海、离家出走、挑战刺激、早恋早孕、弑母……


一旦情绪积压到了极点,或者被某些事情刺激到,这些“两幅面孔”的孩子,就会变成真正的恶魔。


04 如何让孩子“改邪归正”?


怎样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变回“好孩子”呢?皮亚杰用发展的态度给出了答案。


在儿童成长过程中,父母被称为“脚手架”。


他们帮助孩子做一些特定的事情,引导孩子试错。


但现实中,更多父母是“直升机”,孩子犯错就批评指正,巴不得亲自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
比如,孩子准备进食,如何能够不弄脏衣服,同时吃饱饭?


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前所有为的难题,他必须尝试很多次才能找对方法。



在这个过程中,“直升机”父母会提要求:孩子必须不弄脏衣服,让我喂饭,我才给他食物,否则他就得饿肚子。


孩子于是认为:脏衣服是错的,吃饱饭是对的,我只要不弄脏衣服,吃妈妈喂的饭,就是对的。至于我是否掌握吃饭的正确方法,那不重要。


就这样,孩子根本没学会什么是“对”,就进入了妈妈的“对错观”里,精准的表现出父母最喜欢的样子。



一对合格的脚手架父母会怎样做呢?


当孩子第一次任性发脾气,表达内心的负面想法,父母没有要求孩子立刻闭嘴听话,而是耐心的听他说完;


当孩子第一次吐露出恶毒的脏话,渴望内心的小恶魔被看见,父母没有忽视孩子的感受,而是温柔的引导她如何排解情绪。


当孩子第一次把饭洒在衣服上,父母没有把饭勺抢过来,而是理解孩子正在挑战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,鼓励孩子多试几次。



心理咨询有一句老话:不要太快解决孩子的表面问题,因为你不知道,这些表面问题是由什么深层问题引起的。如果你太快解决,反而会让孩子的深层问题更加严重。


有的时候,孩子需要的不是立刻做好某事,不是父母过多的操持,不是藏起坏情绪,而是需要多“笨拙”一会儿,让那些阴暗的念头有机会通过不断试错,自行消失。


说白了,深夜醉酒也好,离家出走也好,孩子希望的是:


“父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待,理解自己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”



在脚手架父母的帮助下,孩子会慢慢理解:我不必非得当个好孩子,也不必非得当个坏孩子,我有好有坏,好的一面让我快乐,坏的一面也不会吓倒我。


孩子是否有两幅面孔,取决于父母是否尊重孩子“坏”的一面。好孩子是可贵的,但有勇气承认自己“坏”的孩子,更加可贵。


因为参差多态,乃是幸福本源。


与其迷信孩子的好,不如让孩子自己权衡好坏,给予孩子一颗强大的内心,才是父母对孩子最理智的爱。



关于文章:芒来小姐,资深男女观察员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新书《姑娘,活得大气才够精彩》全网火热销售中,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,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。


图片声明:文章配图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
你可能还喜欢


女孩房间着火却偷偷关上门:那些受伤不敢说的孩子,最心酸


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:为什么出轨让人上瘾?


三星长公主前夫索赔百亿赔偿:为什么独立的女人,依然会嫁给渣男?



点击小程序,预约专业咨询

一起“在看”,在一起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